开始今天的话题前,想和大家分享一组数据。
2012年互联网平台的获客成本是71元/人,到2018年是365元/人。与此同时,2012年的用户增长率是63%,到2018年已跌到15%。一方面是获客成本增加5倍,另一方面用户增长却降了5倍。
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,曾经你花50块能吸引一个客户进店,现在要花250块,拓客引流成本越来越高,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急剧消失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2018年末吴晓波提出的私域流量就成为无数人的救命稻草,大家都试图通过搭建私域流量走出困境。
这其中,搭载私域流量,成功从传统母婴童行业转型线上的孩子王,靠着打造专家的模式,玩出了自己的套路。他是怎么做的呢?
1、导购IP化:将所有导购培养成育儿专家,提供育儿知识等增值服务;
2、整合线下门店、app、公众号、小程序、微博、抖音等渠道搭建私域流量池;
3、客户数据化管理:通过客户管理系统获取数据,用理性决策指导行动;
当然,孩子王的成功,亦与其多年积累,大量资金支持,敢于尝试分不开,并非依葫芦画瓢,就可复制成功。
所以,你可以搭建私域流量,但切忌迷信私域。而关于私域流量的文章实在太多,小美不想赘述。
只想提醒小主们,尝试之前,一定要扫除以下五大误区:
1
认为私域流量能解决所有增长难题
私域流量不是救命稻草,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门店所有问题。
美克拉有个客户,新开了一家护肤工作室,每天预约8个左右。她听说私域很火,想立马做,快速实现增长。我们运营老师直接跟她说,不可以。
私域流量的获利逻辑是沉淀老客,提升复购率,再驱动老客二次传播实现裂变。而一切的前提是:有足量的老客,否则私域就是空谈。
所以,对于想做私域流量的门店,尤其是初创品牌,该宣传还是要宣传,该去公域拉新依然要拉新,该在混合域导流的也不能放弃。只是,在拉新的过程中,可以提前打造好自己的私域,引导老客沉淀。
所以,不要神话私域,也不要否定公域。毕竟,私域要考虑经营的是长期价值,而非短期业绩。
公域、私域、混合域的关系图
▽
2
认为所有产品都能搭建私域流量
不可能。
经久耐用的产品,比如高压锅,买一次三五年不会换,这个复购率非常低,建私域流量的价值就不是很大。
私域流量的价值在于复购,比如美甲、护肤、轻医美等行业就很适合。客户不在你这消费,就去别家。
所以你把客户“圈起来”,通过运营建立信任,当老客不断增多,私域的价值就会凸显。当把老客变成超级粉丝,她的消费力将提升3--5倍。且几乎不需任何费用。
3
想把所有用户引到私域流量
很多人做私域就想把全部用户导入,但可能吗?
私域意味着个性化、精细化运营,应该吸引的愿意主动靠近你,认可你产品的人,而不是被利益吸引的人。
私域就像你的社交圈,你只需和那些认可你,支持你,未来能有持续来往的人分享你的一切。也只有那些愿意主动靠近你,认可你的价值的客户,才是你最有价值的客户。
所以,对门店而言,构建私域流量要吸引老客或愿意主动靠近的潜在客户,而不用强行将认同感低,贪便宜的羊毛党吸纳进来。
4
一心想靠私域流量快速获利
私域流量不是一锤子买卖,需要关注的是客户的长期价值。
所谓长期价值,就是用户进入私域流量后,你提供什么价值让他留下,并接受你的发圈、互动,还不删你?
比如,淘宝店家用现金红包方式,让已购客户加个人微信,拉群,定期推送折扣券、新品尝新价、穿搭建议等,让以往一年只买1-2次的客户提升到买5-6次。
所以,搭建私域流量,一定要找到自己能为用户提供的长期价值是什么?短期利益只能让她进入你的私域,长期价值才是他留下你,并愿意花钱的理由。
对于一些美甲店,可以为老客提供免费修甲,免费修眉、免费设计图案,新品尝新价等等,这些就是用户能长期享受的价值。
5
把私域流量当新风口
打造私域流量最重要的能力,是客户运营的能力。
私域流量不是“上门美容、共享经济”这样的风口。对门店而言,经营私域流量就是经营客户资产,这是门店的金矿,是能永久带来业绩的能力。
私域运营比的是经营老客的能力,不是拉新的能力。你用扫街、团购等策略把客户吸引进店,只是第1步;让客户留下来,追随你,不断消费,这才是最重要的99步。
就像海底捞、无印良品、星巴克等品牌能发展几十年,客户始终跟随,不是他们广告能力有多强,而是经营顾客的能力做到了极致。
最后,想和大家说的是,也许今天你觉得私域流量很新鲜,但不久它将变成一个常态。构建私域流量,打造超级用户,将成为门店经营必备的基础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