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后的创业者小杨是演员出身,因为表演需要浓妆,小杨经常要经受肤质变差、毛孔堵塞、爱长痘和皮肤敏感等“烂脸”的困扰。去过多家“皮肤管理中心”、体验各种美容护肤服务之后,小杨意识到市场上大多数这类机构“治标不治本”,遂与三个朋友着手创业,小杨负责日常管理店内各种事务。
这家主营面部护理和身体调理的机构成立于今年。选品、选址、调研、装修,筹备近一年,小杨和三位朋友累计投入200万左右。小杨介绍,目前店内还处于亏损状态,预计需要一年才能回本。显然,生活美容市场已成红海。
相比于“医美”,它们主要运用非医学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、非侵入性的皮肤护理、美体塑身、SPA、化妆修饰等服务。市场上各类皮肤管理中心,实际上是多种生活美容业态的结合。作为美容市场的细分领域,生活美容由于风险相对较低、起始花费较低,爱美人士的接受度较高,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。
随着人们“变美”需求不断高涨,皮肤管理中心这类风险更小、消费更高频的生活美容机构越来越受欢迎。但市场火热之下,竞争越发激烈,看似门槛较低,实际上却是对经营者全方位能力的综合考验。
“美容”是年轻女性的生意,《2021年中国生活美容市场分析报告》显示,目前我国医美消费人群目前主要集中在20-30岁的年轻女性。2018年,中国医美市场中20-25岁消费者占比达到了40.4%;26-30岁年龄段消费者的占比达到了23.3%。客单价低、风险小的生活美容,自然受到年轻学生和上班族的喜爱,其店内的主要消费者是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,主要包括学生、白领、教师等。而创业者主要是从美容机构跳槽的美容师,该行业也不乏跨界者入局。
小杨不想仅仅追赶潮流,更期望认真做一家生活美容机构,通过开店帮助更多人解决皮肤问题。因此,她花费了一年时间筹备,主要进行选址装修、市场调研、选品和业务设计等。
小杨目前还是单店,但在店面盈亏平衡之后,她会考虑开第二家店,且一定是直营店。“目前市场上的连锁店大多是加盟模式,这种模式虽然成本低,但难以把控服务和产品质量。我希望把经营店面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。”
前期投入200万,预计一年才能回本——可以看出,小杨所开的“皮肤管理中心”投入不小,回款速度较慢。从成本方面来看,前期装修、市场调研和设备购买属于一次性支出;而房租、商品、营销、人员成本则为固定支出。
在固定支出中,商品的成本不低,据小杨介绍,店内主要提供皮肤护理和身体调理,所使用的产品大多是进口的。其中皮肤护理具体细化为小气泡、无针水光、功效性调理三大类,而这三类还会分成中端和高端,两者的定价会有差异。身体调理,主要以芳香疗法的精油按摩为主。
因为产品多为进口,小杨在定价时不仅需要参考市场定价,还要考虑整体的商品和店面运营成本。因此相比于其他机构,小杨的各项服务价格偏高,例如市场上的小气泡价格多为100元左右,但其高端小气泡价格达到268元/次。
在营销成本方面,小杨的营销成本主要来自大众点评,因为需要定期向平台缴纳管理费。但对她来说,平台引流的转化效率远不如“老带新”的效率高,这让小杨意识到“口碑”的重要性,并将其作为门店经营的核心。“很多顾客来了之后体验很不错,愿意将我们的店推荐给家人和朋友。一些老客户会办理会员卡、储值卡,从而成为我们的长期客户。”
人员成本也是支出大头。据小杨介绍,目前店内一共有5名员工,包含一名店长和四名美容师。其中,店长需要具备销售、管理店务的能力,而美容师则要求其手法专业,而且必须通过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。小杨表示,目前市场上拥有资格证书的美容师比较紧缺。目前店内的雇员虽仅有5名,但客流量不够,使得店面短期内收入难以覆盖支出,也让“人员成本”成为店面日常支出中除了房租以外,最高昂的一项。目前,工作日每天接待2-3人,周末一般每天接待6-8人。在各项业务方面,“无针水光”是爆款产品,在整体营收占比中达到40%,小气泡项目和精油按摩项目次之,各占15%。
在整个大医美行业中,“爆款产品”都是快速教育市场、吸引顾客增长的关键,生活美容机构也不例外。几乎每一家生活美容机构都有一款爆款产品,商家以此吸引顾客、引导进行更多消费,并打造门店口碑。这款产品可能成本较低、受众认知度较高、或者效果和口碑非常好。
生活美容行业进入门槛不高,但经营难度也不小。皮肤管理中心的产品、业务模式都极容易被复制,若想长期经营,会面临诸多问题。首当其冲的是恶性竞争问题,为了获客、吸引客户,各个商家会竞相降价,产品价格过低会导致部分商家无钱可赚。
最初商家降价,是因为希望以更加实惠的价格吸引到顾客。但各个商家开始以“价格低于别人”为目的进行一轮又一轮的降价,这显然变成了恶性循环,而本来运营成本较高、不愿参与“降价”的商家也扛不住获客压力,开始降价。
无休止的降价让小杨这样的新入行、想要做高端的参与者受到压力:店面运营成本较高,如果将产品价格压低可能会减少收入,让本就持续亏损的门店雪上加霜。“现在商家都在拼命的降价,把利润压得很薄,然后商家自己需要补贴,产品和服务质量也会下滑,因为没有办法,这样的话反给消费者的就是不好的体验,不好的服务,不好的产品,其实这样是非常恶性循环的。”
上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也让筹备、选品的过程较为坎坷。小杨在产品调研时发现,有的轻医美上游供货商虽然名气大,但产品质量却不过关。例如她曾调研精油产品时,发现一家口碑不错的公司,实际上只是小作坊,连消毒流程都缺乏。挑选到好产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,这也是其开店筹备长达一年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此外,实体店装修工期较长,资金难以回款让她一度十分担忧;市场上持有资质的美容师数量较少,也增加了她的招聘难度。
美克拉美业系统,助美业智慧管店+营销拓客